兴也煤炭,困也煤炭。这就是山西。
煤炭形势好的时候,山西GDP每年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增长,其他行业也都“你好我也好”。随着煤炭“黄金十年”结束,煤炭价格几度跳水,断崖式下跌,山西经济很快滑入冰点:2014年、2015年,山西GDP增速分别为全国倒数第一和第二,山西的经济规模从曾经的全国排名第15位跌至第24位。今年一季度也不乐观,经济增长速度只有3%。
省长李小鹏坦承:山西经济目前正处于历史发展最困难的时期。煤炭行业全行业亏损,煤企负债率极高,生存压力巨大。在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,山西首次将煤炭行业定性为“困难行业”。以至于今年一季度煤炭销量同比增加了600多万吨,却减收了700多亿元,煤炭工业负增长。
从往日的“一俊遮百丑”,到如今的冰火两重天。山西煤炭到底怎么啦?
煤炭行业进入严冬——产销量下降,价格下降,库存上升
点亮全国一半的灯,烧热华北一半的炕。这是山西煤炭对全国能源贡献的历史写照。从1949年到2015年,山西累计生产煤炭170多亿吨,其中70%用于对外输出,其中,仅2008年南方发生冰雪灾害当年,短短一个月,山西就支援全国煤炭3385万吨。
国家能源基地的使命,使挖煤、输煤成为了山西人肩上的一份责任;但由此形成的资源枯竭、环境恶化,特别是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使得山西被资源型经济所囿,对于来自市场的风风雨雨没有丝毫免疫力和抵抗力,不经摔打。
煤炭黄金十年,我省GDP增速每年都在10%以上,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3.4%,一些产煤大县甚至达到80%以上,煤炭工业对地方公共财政的贡献高达39.5%。2012年5月以来,受全球经济影响,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。由于全国煤炭市场连续波动下行,煤价持续走低,曾经紧俏的煤炭一夜失宠,山西遭遇“多挖煤不挣钱,少挖煤丢市场”的尴尬局面。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山西经济遭受重创。
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我省GDP从2013年的8.9%断崖式下滑至2014年的4.9%后,已将2015年GDP预期增长降至6%,但GDP下滑的态势不仅没有得到遏制,而且一直滑落至3.1%。
省委书记王儒林形象地表述山西“一煤独大”的产业结构带来的后果。山西“一煤独大”,这就好比一个人一条腿走路,既走不快也走不稳。有的时候可能跳跃一下,跳了个高,但是也难以持久。
“我省经济发展仍处于最困难时期”,这句话成为对山西经济,尤其是煤炭产业现状的共识被多次公开提及。山西煤炭行业的困难,具体表现为“两降一升”,即煤炭产量销量下降,价格下降,库存上升。
数据显示,2015年全省原煤产量9.75亿吨,同比下降0.14%;销售煤炭8.16亿吨,同比下降2%。煤炭价格连续55个月下降,比最高点价格下跌60%。行业亏损面达到90%以上。目前,山西煤炭全行业库存5076万吨,比年初增长44.6%,比2011年底增长了3倍。
煤价持续下跌、煤炭行情不旺的主要原因是产能严重过剩。为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,我省正式出台《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》,确定用5年时间通过“五个一批”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亿吨以上,以此为突破口,引深推进煤炭革命。
山西煤企举步维艰——应收款上升,负债率上升,效益严重下降
寒冬之下,以规模优势3年入列世界500强的山西焦煤集团同样难掩颓势。其2015年的成绩单令人揪心:市场严峻,量价齐跌,成本价格严重倒挂,除部分600万吨/年以上新矿井和人员少的矿井有利润,其余全部亏损,矿井亏损面达83%以上;实现销售收入1956亿元,实现利润仅5000万元,销售煤炭8974万吨,发电量130亿千瓦时,煤炭把电力的利润都“吃”掉了……
这是目前山西大多数煤炭企业的现状素描,盈利情况恶化的状况在我省煤炭企业已经是普遍现象。连续3年的市场需求不振,产能严重过剩,山西所有煤炭企业都挣扎在生死线上。
潞安集团去年煤炭产量8638万吨,同比减少380万吨,降幅4.21%;销量7472万吨,同比减少579.83万吨,降幅7.20%;营业收入1820亿元,同比减少310亿元,降幅14.55%。产量降幅4.21%,收入降幅14.55%,差距之大,足见效益跌落之深。朔州市平鲁区2015年的煤炭产量为9200万吨,同比下降20%,吨煤平均亏损40元钱。
“两升一降”是我省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表现:应收账款上升,企业负债率上升,企业效益严重下降。据了解,省属五大煤炭集团应收账款去年年底已达到678亿元,比年初增长了39%,是2011年的2.4倍。五大煤炭集团负债率2015年达81.79%,每家企业的贷款余额都在千亿元以上,现金流高度紧张。全省煤炭企业拖欠工资36.99亿元,涉及22.5万名职工,欠交各类保险115亿元。
负债率的增高及盈利情况的恶化,使得山西煤企大多出现了资金紧张、难贷新款的问题。
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五大银行早在2013年前后就开始逐渐收紧了对煤矿贷款,不少煤矿都是靠从商业银行贷款支撑到现在,现在不仅煤矿向商业银行贷款不容易,连集团向商业银行贷款都很难。由于难以向银行贷款,为了完成改造或是维持生产,集团下属的煤矿之间相互进行资金拆借成为了普遍现象。
困境逼人,企业不会坐以待毙。
困难面前,我省煤炭企业滚石爬坡,志存高远。
山西焦煤集团提出:坚定信心,迎难而上,点亮企业未来,挺起煤炭脊梁。
大同煤矿集团上下同欲,共克时艰:越是在困难的时候,集团上下越要迎难而上,勇挑重担,越要同心同德,共渡难关,牢固树立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、核心意识、看齐意识,充分依靠各级组织、广大干部、全体员工,扎实推进改革、创新。
阳煤集团以创新为上,激励员工化危为机,逆势而上:坚定进位争先的勇气,胸怀“弯道超车”的豪气,用新思路、新举措、新方法破解企业发展中的新困难、新问题。
潞安集团调兵遣将、排兵布阵:挖掘新潜力,培育新动能,构建新模式,坚决打赢脱困转型攻坚战。
煤矿工人依然坚守——减薪欠薪,负担繁重,不愿分流
2016年春节,煤矿工人梁鹏心情颇为沉重:霍州煤电年前实施转岗分流,他也成为其中的一员。因为煤矿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,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。被动转岗分流或是主动离开煤矿,正在成为许多煤矿工人所面临的一个必然选择。
随着煤炭去产能工作的开展和推进,晋城煤业集团、山西焦煤集团、潞安集团等煤炭集团已经开始实施减员分流和停薪留职等措施,未来还将有不少煤企开启减员分流以及兼并重组。
中国(太原)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剑午认为,困扰煤炭企业的因素有很多,煤价低,成本居高不下,债务及资金问题突出,员工工资减发缓发,造成人员思想动荡,加上分流压力加剧,使得煤企经营困难,举步维艰。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会逐渐显现出来,亟待解决。
不管是煤炭企业还是煤矿工人,尝过了“煤炭黄金十年”所带来的甜,如今正在经历改革的阵痛,艰难而行。
“四个月没给工人发工资啦,上次发到去年11月份。”
4月初,西山煤电官地矿陈旧的办公楼里,官地矿党委宣传部长阙治淼面对记者,不停地苦笑,摇头。
这座始建于1960年的老矿现有职工6000多人,还有4000多名离退休职工,加上家属超过3万人了,煤矿负担很重。
官地矿掘进二队队长李志祥已经在矿上工作了13个年头,担负着一家7口人的生活重担。他说,因为这里工资高,早几年自己和队员们都贷款买了商品房。如今几次三番的减薪,欠薪,还房贷都成了大问题。一年到头连双袜子都不敢添置。
为了化解过剩产能,减员增效、降低成本,煤炭企业鼓励员工自主择业,转岗分流。但如今大形势不好,工人们都不愿意走。许多人固执地认为,矿上虽然欠着工资,毕竟还有希望;到了外头就不知道什么情况了。
严峻的现实一次又一次证明:经历过多少轮“因煤而困”的山西,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,解决好煤的问题对于山西经济发展迫在眉睫。
英国诗人雪莱说过:“冬天来了,春天还会远吗?”
从冬天到春天,我们需要一个跨越。